“春节”如此重要,为什么直到今天才申遗?
大象新闻记者 王海妹 王智华 刘迪文(实习)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春节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随着春节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节日的全球文化价值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 春节 " 如此重要,可为什么直到今天才实现申遗?大象新闻记者专门采访了河南大学教授、河南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彭恒礼。
春节在唐朝就已经是国际化节日
春节,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早已超越国界,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文化现象。据彭恒礼教授介绍,春节的国际化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随着中国农历的传播,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越南等也开始庆祝农历新年。例如,日本的春节以前也是农历正月初一,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 1 月 1 日,虽然日期改变,但迎接新年的文化内涵是一致的。
春节的国际化特性,使得这一节日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亚洲的,更是世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非遗申报以国家为单位,但春节涉及多个国家,需要国际间的协调。因此,直到今天 " 春节 " 才成功申遗。
所以说," 春节 " 申遗,正是体现了 " 春节 " 的全球性和包容性。彭恒礼教授强调,春节申遗成功的背后,也是对这一传统节日保护的迫切需求,而春节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和智慧。
春节完美契合了非遗标准
据彭恒礼教授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需满足四个标准:首先是文化代表性,即能够代表某种传统文化的元素;其次是历史悠久,传承有序;第三是活态传承,即文化形态在当下仍然活跃于社会生活之中;最后是濒危性,指文化形态若无人工干预可能逐渐消失,需要保护。春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在现代社会中的活跃表现,完美契合了这些标准。
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过好春节
春节的成功申遗,不仅是对这一传统节日的国际认可,更是对其文化内涵的一次深刻诠释和广泛传播。彭恒礼教授认为,春节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创新和发展。春节对中国人来说,已经不仅是一个节日,它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精神的家园。
" 春节 " 现在成了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显示了春节的全球文化价值。春节是我们的节日,是中国人发明的节日,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保护好春节,过好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