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正能量index.php2024:黑料吃瓜官网入口-为“不愿长大”买单,情绪消费带火了这些成年人的“玩偶”
图片来源:甘肃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从趣味标语 " 禁止蕉绿 " 的流行,到实体商品如 " 捏捏乐 "、" 好运沐浴露 " 和 "Jellycat" 的热销,再到虚拟服务如 " 叫醒服务 "、" 恋爱脑劝醒 " 的兴起,年轻一代的消费需求正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精神层面的属性。这些看似简单的商品和服务,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情绪价值,成为年轻人主打 " 为快乐买单 " 的新消费趋势。
据《2024 年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中显示,近三成受访年轻人会因为 " 情绪价值疗愈身心 " 这个理由而进行消费。这表明,通过情绪价值而推动的情绪消费,已成为了当代年轻人宣泄、调整自身压力和焦虑的重要方式。
在这个快节奏且充满挑战的时代,年轻消费者们所追求的已超越了商品本身,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寻找那份独特的慰藉与助力。从 " 选购一件能愉悦自我的商品 " 转变为 " 通过购买商品来获得内心的欢愉 "。于是,这些能够满足他们情绪需求的服务和商品应运而生。这些看似别出心裁却又充满温情的商品和服务,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情绪价值,成为年轻人追求快乐和满足的重要途径。当购物与情绪价值交织,一股以满足情感需求为核心的新消费潮流正默默席卷而来。
情绪消费驱动脑洞变现
如今,在情绪消费的强大驱动力下,一个前所未有的脑洞大开、创意变现的黄金时代正蓬勃兴起。在这个时代,每一个新奇的想法都可能成为点燃市场的火花,只要有足够的创意与独特性,就不愁找不到为之买单的热情消费者。
清晨赖床?预订 " 晨间叫醒 ",活力满满迎接新一天;考前焦虑?不妨来份 " 爱因斯坦的脑子 " 助力备考;学习懈怠?唐僧式劝学,激发你的学习热情,让你不想学都不行;恋爱脑发热?下单 " 叫醒恋爱脑 " 服务,助你摆脱痴情困扰,保持理智;表白胆怯?专业陪练助你勇敢告白,流畅表达爱意;失恋痛苦?一份 " 失恋陪伴 " 让你走出阴霾……
在某电商平台中,各类服务如 " 倾诉、叫醒、陪聊、哄睡、安慰 " 等,价格区间广泛,从 1 元到上百元不等,且部分网店的销售量相当可观。例如,一款标价 " 券前 10 元 " 的商品,其销售量已突破 40 万笔。宣传着 "3 分靠打拼,7 分靠运气 " 的好运香水和沐浴露也同样热销破万,详情信息里写着用到的配料肉桂有招财的功效,还能有助于冲淡压力和焦虑情绪,让心情变得轻松愉悦。尽管这些功效的真实性尚未得到验证,但为此噱头购买的用户却不在少数。
图片来源:淘宝 APP
而近日发布的 "2024 福布斯中国副业 100 评选 " 的榜单上,一系列围绕情绪服务展开的副业项目也尤为引人注目。很多看似 " 不务正业 " 的事情,结果都能带来收益。只要你能提供对他人有价值的东西,满足对方的需求,只要有人愿意为你的服务和产品买单,那就是一门生意。
有的情感副业专注于为老年人撰写回忆录、修复他们童年的玩具,传递温暖与回忆;有的则通过提供就医陪诊、户外陪伴等服务,给予特定人群切实的关怀与帮助;还有的副业,如劝学、叫醒等,致力于激发服务对象的积极情绪,传递正能量。这些副业,无论是承载情感寄托,还是提供情绪慰藉,都展现了其独特的价值。
副业作为人生的 " 第二曲线 ",其热门业务不仅能够体现先进技术的发展,更映射出当代年轻人价值观的变迁与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今天,人们开始愈发重视 " 情绪价值 ",情绪消费已然崛起,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热门领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网店的销售页面上往往仅展示了一张简短的介绍图片,对于服务的具体内容、时长以及服务提供者的资质等信息则未予说明,导致服务的质量和标准缺乏透明度。与此同时,尽管 " 情绪消费 " 服务能够精准对接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但由于其服务具有远程性,加之处理过程中可能牵涉到个人信息的披露,消费者也因此面临着隐私安全被侵犯的风险。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形形色色的宣传,消费者在购买时应保持冷静和理性,审慎选择。对于那些未经证实的神奇功效,消费者应保持警惕,避免被虚假宣传所蒙蔽。
当然,在纷繁多样的消费市场中,除了以上那些提供情感陪伴和令人摸不清头脑的虚拟服务与商品外,还有一些商品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华丽转变,它们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和身份,重新定义了自身的价值与市场定位。
玩偶的新生命和身份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类的很多心理诉求,都源于某些童年自己的影子,以及那些未被充分满足的需求。正因此,一些本是为儿童设计的玩具品牌,也开始延伸出更多产品线,在消费者长大成人后,继续陪伴他们内心的那个小孩。
消费者往往寻求通过购物获得情感满足和心理安慰,以缓解生活压力。拥有一只玩偶,不再是小孩的专利。对于许多人来说,毛绒玩具的柔软触感和可爱造型能激发正面情绪,减轻焦虑。甚至有的消费者把毛绒玩具当作 " 孩子 " 或 " 宠物 ",通过命名、装扮、拍照等方式建立深厚情感纽带。
从儿童时期的亲密玩伴,到如今成年人心中不可或缺的 " 情绪伴侣 " 与 " 家庭一员 ",玩偶这一传统玩具品类正悄然解锁着全新的身份与角色。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情感寄托和精神慰藉的迫切需求,更在 Jellycat 品牌的爆火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为这些经过精心设计和拟人化处理的玩偶买单,它们不仅承载着陪伴与安慰的功能,更成为了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独特纽带。
源自英国伦敦的高端玩具品牌 Jellycat,在初创时期便深耕儿童市场,专注于打造一系列既柔软又富有治愈感的安抚玩具,迅速赢得了广大家长的信赖与孩子们的深切喜爱。然而,随着品牌声誉的日益提升,创始人意识到,单一产品的生命周期终究有限,必须通过创新持续保持品牌的吸引力与竞争力。于是,Jellycat 突破了传统动物形象的束缚,丰富其产品线。加之其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和饥饿式营销策略,成功吸引了广大成人消费者的目光。然而,真正让 Jellycat 在成人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是其对玩偶的拟人化设计。
Jellycat 赋予每只玩具独特的个性设定与丰富的故事背景,使它们拥有了各自鲜明的身份、性格乃至兴趣爱好。在实体店在出售玩偶时,还会打造出的一种 " 过家家 " 般的购物体验。品牌也会不定期地推出以这些玩具为主角的定格动画和趣味短视频,让消费者能够直观且生动地感受到玩具所散发出的 " 人格魅力 "。
如此一来,消费者在购买 Jellycat 玩具时,不仅仅是获得了一个玩偶,更像是回归了童真时代,结识了一位新朋友。使得成年人在面对生活压力和挑战时,能够找到一种情感上的寄托和安慰。
在社交媒体上,Jellycat 的玩偶更是成为了年轻人争相展示的 " 情绪伴侣 "。他们不仅分享自己的玩偶照片和故事,还热衷于为玩偶打造各种造型和场景,仿佛它们就是自己的家人一样。这种自发的分享行为,进一步扩大了 Jellycat 的影响力,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加入到这个 " 玩偶家族 " 中来。
一段消费者在 Jellycat 实体店购买 " 汉堡包 " 玩偶的热门短视频也在各大平台广泛传播,展现了沉浸式的购物乐趣。视频中,一位店员以一种近乎真实的餐厅服务流程,从制作到打包,仿佛是在为顾客定制一份专属的美食体验。这一互动过程不仅增添了购物的趣味性,也让消费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沉浸感和参与感,仿佛自己真的在为一顿特别的 " 餐点 " 做选择。
图片来源:小红书 APP
视频下方,虽然有些观众可能对这种 " 过家家 " 式的购物体验感到不解,而且对于一个小玩偶来说,动辄几百元的价格有些不太值得。但对于 Jellycat 的目标受众而言,这种创新的营销手法和充满想象力的互动方式,恰好击中了消费者内心深处 " 不想长大 " 的情绪需求。它不仅让玩偶购买变成了一次心灵上的小小冒险,也让成年人在忙碌和压力重重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了一丝童趣和放松,仿佛回到了那个可以尽情幻想、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除了 Jellycat 之外,越来越多的玩具品牌也开始注重玩偶的拟人化设计和情感价值。他们通过为玩偶设定独特的人设和故事背景,让玩偶成为了能够陪伴人们度过孤独时光、缓解压力的好伙伴。一些地方的文创产品为此焕发了新生,比如甘肃省,凭借其特色天水麻浪烫广为人知,省博物馆更是别出心裁,将 " 现煮麻辣烫 " 融入文创设计之中。同样,苏州博物馆也推出了创新的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自参与 " 捞大闸蟹 " 毛绒玩具的互动,让中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 " 文创版 Jellycat"。
在过去,人们常用负面词汇描述年轻人 " 不想长大 " 现象。但如今,随着观念转变,人们开始从理解和支持的角度看待它,认为它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职场竞争、经济压力、家庭和社会期待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使许多成年人渴望逃避现实,怀念童年的无忧无虑。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楠玉表示,情绪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需求的消费形式,实现消费者的情绪释放、情感体验以及精神享受等,具有消费虚拟化、行为符号化、心理补偿性等特征。换言之,年轻人热衷于从情绪消费中寻找对内心的补偿、自我创造的价值,感受身心的存在。
情绪消费这一新时期的社会现象,不仅作为一股新兴的消费力量,强劲地推动了市场的增长,更在社会层面上,成为了年轻人探索自我认同、抵抗压力与迷茫、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方式。从直观上审视,诸如这些为情绪买单的服务和商品似乎并无实质性功效。但在繁忙与重压之下,年轻人甘愿为快乐买单,这种表面看似简单的快乐,实则成为了年轻人自我治愈、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有效途径。它展现了年轻一代的蓬勃活力与鲜明个性,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在享受快乐生活的同时,对生活抱有深沉的热爱与珍视。(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赵晨含,编辑|房煜)